【专稿】航运业不只是眼前,还有诗和远方!——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韩军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80.25点,创下三年来的新低。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49.35点,跌至较重不景气区间。
航运企业破产的消息纷至沓来。不单是中国,传统海运强国日本、丹麦等也出现破产企业,连最看好的新兴市场印度也有干散货公司破产。航运业特别是国际干散货版块已满目疮痍。
然而航运业是否已彻底失去前景,是否只有哀鸿遍野,我们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审视一下航运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根据IMF数据显示,未来5年南亚将成为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方,平均增速能够维持在7%,东南亚的增长潜力也不容忽视,未来5年经济增速将维持在5%以上。而从全球人均GDP的分布来看,南亚、东南亚的潜力似乎并未完全释放,与其它地区的差距仍存。最为关键的是南亚、东南亚处在中日韩与欧洲亚欧大陆两端最发达的经济体货物贸易的主干航线上,经济基础较好,人口数量多,2014年南亚与东南亚两大区域占世界总人口的32%,经济发展的潜力与空间尤为明显。
根据WTO数据显示,除了欧洲、北美、日本、澳洲等发达国家人均贸易额较高外,其它地区的人均贸易额相对较低,特别是上述经济增速较高的国家尤为明显。随着南亚、东南亚等经济体经济活力的释放,居民收入的增加,对贸易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凸显,有助于航运贸易量的增长。
从全球贸易进出口份额来看,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贸易份额均高于10%以上,但南亚、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在近几年也有着明显增长。特别是印度的进口份额已经高于3%。显示出印度的增长潜力。
从全球人口红利的分布格局看,作为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南亚和东南亚,绝大多数仍处于人口红利早期,人口红利并没有有效转换。
从全球人均海运进口量分布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的时间里是美欧和日本驱动了全球海运贸易的发展,而在2000年后的50年里,将是中国、印度、南美和非洲的时代。而中国在这十年里对海运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或许未来不会再现。但南亚、东南亚的成长空间仍将是未来支撑航运业走下去的基石。
由于运力供应的长期性与需求增长的周期性所导致的周期错配,我们无法调控,只能静待市场机制自我修复,虽然修复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壮士断腕”之精神,但事情终究会改善。
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是信心!只有活下来才能走下去!别忘了航运业不只是眼前,还有诗和远方!
作者:韩军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国际航运研究室
联系电话:021-65853850*8025